10月19日,福州科技館聯合閩江學院、福州市建總科技文化有限公司順利開展“弘揚科學志,妙手探真知”系列活動(第一期)|“哪吒實驗室——探秘哪吒中的科學魔法”活動。本次活動吸引了30組8至11周歲的親子家庭參與,現場氛圍熱烈,為本次系列活動開啟全新的精彩篇章。

活動于9:30正式開始,閩江學院的志愿者講述“中國半導體之母”林蘭英院士毅然回國攻關的事跡。1957年,已是美國固體物理領域知名學者的林蘭英,拒絕了美方提供的優渥待遇與科研條件,懷揣著“為祖國造半導體”的信念,沖破重重阻礙回到祖國,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筑牢根基。林蘭英院士的事跡不僅是個人堅守的寫照,更是一代歸國科學家“為國擔當、向難而行”的縮影,它深刻印證了:真正的科學精神,永遠扎根于家國情懷的土壤,永遠閃耀在矢志不渝的追求之中,這份精神將持續激勵著后輩在探索之路上勇毅前行。院士攻堅克難的經歷與真摯的科學家精神極具感染力,成功點燃了現場親子家庭的參與熱情,讓大家在共鳴中對活動主題產生濃厚興趣。

活動核心環節設置了三個趣味實驗,將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電影與科學原理深度融合。“申公豹的電之力”實驗中,從搭建電路到觀察實驗現象,學員們全程積極參與,測試了不同液體的導電性,不僅扎實掌握了基礎科學知識,還了解到中國特高壓技術對高效導電材料的應用,對國家的科技實力有了更清晰的認知。

“哪吒化身藕粉漿”實驗里,通過不同力度的接觸感受非牛頓流體“遇強則強、遇弱則弱”的特性,并知曉其在國產防彈衣、月球車輪胎等裝備中的應用。現場討論聲此起彼伏,學員們主動分享實驗發現,在互動交流中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。

“敖丙的眼淚之旅”實驗中,借助密度分層現象探究阿基米德原理,學習了“蛟龍號”深潛器利用浮力實現深海探測與可燃冰開采的知識。學員們動手又動腦,在趣味實踐里夯實科學基礎,更在技術科普中增強了對國家科技實力的認同感,收獲滿滿。

主講人帶領學員回顧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及相關中國科技應用成果,深化“從神話到科學、從實驗到科技”的認知,勉勵孩子們永葆好奇心、勇敢探索未知。既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知識轉化,又激發了學員們的探索欲,讓科學教育的目標在輕松的體驗中順利達成。至此,本次活動圓滿落下帷幕。

此次館校共建活動以趣味實驗為載體,為學員們打造了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科學體驗場景。將科學知識與文化、科技成就相結合,不僅讓青少年深入理解了導電性、非牛頓流體、密度差等基礎科學原理,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崇尚科學、科技報國的種子。
下一步,福州科技館將繼續堅守科普初心,以科學家精神為內核,創新活動形式,聯合各方資源常態化開展特色實驗課程。讓青少年在動手實踐中感悟“嚴謹求實、團結協作、拼搏奉獻、勇攀高峰”的精神實質,在科學探索中提升綜合素養。這不僅是對科普使命的踐行,更是對科學家精神的傳承與延續,為培養具備科學思維、責任擔當的新時代人才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,讓科學的火種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傳遞,為國家科技創新事業筑牢人才根基。